中办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永远的军魂——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锻造红色传人记事

发布时间:2021-07-27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永远的军魂——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锻造红色传人记事

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为新战士授枪后,全连官兵在连队荣誉旗前宣誓(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新华社西安7月26日电 题:永远的军魂——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锻造红色传人记事

  李清华、张圣涛、王会甫

  雄伟的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南昌起义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形”,那么,三湾改编无疑熔铸了人民军队的“魂”,而保证这支军队军魂永驻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制度,就是“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毛泽东同志来到参加秋收起义的一个红军连队,在这里亲自发展6名党员,成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这个被誉为“军魂发源的地方”的连队,就是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

  人民军队党缔造,军魂永固心向党。新的征程上,“红一连”官兵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命根子”,加钢淬火强军路上百战百胜的“枪杆子”,薪火相传见证我军宗旨的“红盘子”,人人争做红色传人,个个勇当强军先锋,处处立起党员标杆,续写“支部建在连上”新篇章。

  “红心永向党,风雨不迷航”——“红一连”官兵人人争做红色传人

  驻守在华山脚下的“红一连”,创下了参加战役战斗300余次的辉煌历史,他们历经调整整编19次、移防换防21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6次,圆满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40余次,28次立功。他们曾荣膺“百战百胜”战旗,被中央军委授予“党支部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是全国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人有魂则勇,军有魂则聚。信仰、信念、信心,是人民军队能打胜仗的精神力量。强军征程上,“红一连”官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人人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行动中,坚持做到日记经典论述、周讲基本观点、月评理论标兵,让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每个官兵的行动自觉。连队还把重大理论观点制作成床头卡,使官兵训练间隙能学、工作之余能记,让习近平强军思想占领官兵思想阵地、精神高地。

  武术学校毕业的战士赵耀刚入伍时“宁跑五公里、不看一页书”,支部安排党员与他结成帮学对子后进步很大。后来,成为优秀士兵的他,还被保送到军校深造。赵耀说,是连队学理论氛围改变了他,是习主席讲话蕴含的人生哲理成就了他。

  去年5月,集团军40余名党支部书记前往“红一连”探寻官兵学理论的成功密码。在与官兵座谈学习经验做法时,中士李阳深有感触地说:“创新理论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学不懂创新理论,怎么听党话,何谈跟党走!”

  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红一连”深入开展“回望百年路、党史我来讲”活动,搜集整理100个党史知识点。官兵人人上讲台,讲一个红色故事、学一段光辉历史、悟一个革命道理;发动官兵讲述秋收起义、三湾改编、遵义会议等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通过回顾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引导官兵深刻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他们发掘运用连队“排排授过称、班班有战功”的传统优势资源,沿着战斗历程开启“寻根之旅”,探访革命旧址、分享革命故事、重温革命初心。指导员郑纪文寻访第13任连长钟国琴的后人,以《三负重伤不离党》为题,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党课。官兵们听完老连长土城战役胸部中弹躺在担架上还要跟党走、攻打会理腿部骨折拄着双拐仍然跟党走、血战平型关头部中弹昏迷醒来继续跟党走的英勇事迹后,从中真正感受到了军魂的力量。

 

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战士江诗意(左二)参加旅教导队集训(5月6日摄)。新华社发(姜东坡 摄)

  “支部铁拳头,党员刀尖子”——“红一连”官兵个个都是强军先锋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百战百胜”战旗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强军路上,“百战百胜”战旗已成为官兵攻坚克难的精神利器。在历次比武考核、驻训演习等任务中,“红一连”释放出巨大血性胆气,取得百战百胜佳绩。官兵们说,根源就在于“支部就是铁拳头、党员都是刀尖子”。

  面对改革转型,连队党支部转型先转观念、强连先强支部,组成了“支委夜校”研究建设难题,依托“研战室”探讨训法战法。每次演习比武,由支委组成的示范班都冲在最前沿。

  2021年4月,连队主战装备全部换装,党支部提出“驾驭新装备,支委当尖兵”战斗口号。训练场上,支委驾示范车、书记当车长。他们白天练技能、晚上搞推演,终于在全旅囊括所有课目桂冠。在“红一连”,党支部“一班人”和党员骨干时时处处发挥着标杆、旗帜作用。每名党员都有训练等级证书,人人精通连属武器。

  下士崔文科备战“晴空”国际军事比赛,开车通过凹凸路时,肋骨撞裂仍坚持完成该课目,官兵们说他“宁可骨裂、不失骨气”。“断了鼻梁、挺起脊梁”的副连长王雷参加旅群众性练兵比武,过障碍时鼻梁被碰骨折,他毅然坚持跑完全程,为“红一连”增光添色。

  2015年5月,参加全军首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连队官兵,在执行巡逻任务时突遇难民营爆发大规模冲突。在枪声大作、炮弹横飞时刻,党员突击队迅速筑起隔离带,连续3个小时卡点控道、分区封控,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指挥官称赞“红一连”名不虚传。

  近年来,“红一连”官兵先后探索出13种战法训法,有力提升了军事训练的实战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红一连”在旅以上比武考核中,共夺得13个总评第一、370个单项第一的佳绩,连队连年被集团军表彰为“强军兴训先锋连”。

对抗演练中,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某型步战车利用烟幕掩护,向“敌”阵地发起冲击(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青春红似火,奋斗正当时”——“红一连”官兵时时处处追梦圆梦

  在“红一连”连史馆里珍藏着一件搪瓷斑驳的红菜盘,1935年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曾用它同连队官兵一起就餐。这件“镇馆之宝”凝结着官兵一致、艰苦奋斗、革命到底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着官兵保持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热情、那股拼命劲头。

  无论环境条件和官兵成分如何变化,“红一连”官兵始终心想在一起、汗流在一起、苦吃在一起,团结坚强如铁,共同携手追梦。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连队奉命挺进震中映秀镇,途中险情不断,干部走在前、战士走在后,老兵在外面、新兵在里面。一次突遇强烈余震,班长王跃华看到滚落的山石即将砸向新兵鹿志方,一把将鹿志方揽在怀里,所幸落石只是砸中了鹿志方的水壶。后来,被砸瘪的水壶进了连史馆,当年被保护的新兵也成了老班长那样爱兵的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7年连队转型重塑,很多官兵面临转岗改训,要像新兵一样从头学起。班长张鲁豫由机枪手改为狙击手,为缩短岗位适应期,他跟自己较上了劲:越野负重别人10公斤他15公斤,举枪瞄靶别人2小时他3小时,伪装潜伏身上多放一倍爬虫,被咬得浑身是包也纹丝不动。靠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他一举斩获集团军狙击手集训考核第一名。

  很多人不理解,一个零基础的“插班生”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张鲁豫挂在嘴边的话可能是最好的注解:“年轻时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用百倍的努力成就优秀的自己,不能给火热的青春留下遗憾。”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每年老兵复退时,“红一连”老班长们恋恋不舍的是朝夕相伴的战车、心心相念的是连队建设,他们交战位职责、交专业教案、交装备底数,毫无保留把自己的“真经宝典”传下去,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只要一代代接续奋斗,改革必成、强军可期。

  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回到地方,“红一连”官兵始终奋斗不息、拼搏不止。

  退伍战士石骏杰回到山东临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从党建抓起,带领村里66名党员建强党支部,让曾经贫困闭塞的落后村,变成了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12年以来,“红一连”退伍官兵中先后有39人被评为优秀国家公务员或村干部,他们退伍不褪色,走到哪里就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像蒲公英一样生根、开花、结果,在为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对抗演练中,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官兵下车战斗(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在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史馆“军魂从这里发源”雕塑前,指导员郑纪文(中)为官兵讲述“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历史(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官兵在训练间隙开展翻轮胎比赛(2020年5月1日摄)。新华社发(姜东坡 摄)

对抗演练前,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支部一班人共同研究作战方案(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党史学习教育中,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指导员郑纪文为官兵讲述连队传家宝“红菜盘”背后的故事(6月13日摄)。新华社发(姜东坡 摄)

中国公共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