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社交网络:“中东波”的有力“助推器”

发布时间:2011-04-30  来源:新华网-《世界知识》杂志  字体大小[ ]

  3月29日,在埃及与利比亚边境的塞卢姆口岸,几名通过口岸的利比亚孩子在车顶上休息。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010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政权突变,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叙利亚、巴林和沙特等国民众示威不断。以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在此轮“中东波”的酝酿、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西方普遍冠之以“社交网络革命”、“脸谱革命”或“维基革命”等名称。

   “雄厚”的网络基础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网络战走在革命前面》一文称,“突尼斯是第一个实现由公民、确切地说是网民推翻现政权的阿拉伯国家”,这要得益于它“现代化的通讯基础设施、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全数字化的移动电话网络”。的确,近年来,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位于约旦的一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16个阿拉伯国家的网民约有4000万至4500万。而《2009年阿拉伯知识报告》称,这一数字应为6000万。谷歌公司预计,到2015年将有一亿阿拉伯人使用互联网。除网民增多外,西亚北非地区的宽带普及率、移动互联网、3G和智能手机用户等也在上升,埃及、利比亚、摩洛哥、苏丹、叙利亚和突尼斯等国先后开通了3G服务。“世界经济论坛”新近发布的《20102011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的“网络就绪指数”排名中,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沙特、突尼斯、阿曼和约旦在138个被评估的国家中跻身前50之列,足见该地区信息化水平正稳步上升。

    在西亚北非地区众多的网络服务中,脸谱、推特和优兔(YouTube)等社交网站最受欢迎,截至2010年末,全地区拥有3.5万个活跃博客,脸谱用户高达1700万(其中埃及拥有500万、突尼斯拥有200万,占网民总数的绝大部分),推特用户年增长率高达142%。此外,许多本土的社交网站亦拥有强大用户群。例如,约旦本土微博网站Watwet拥有2.5万用户,现已与推特联合,用户只需登陆其中一个网站,其发布的信息就能同时出现在两个网站上。推特还计划于2011年推出阿语界面。另外,黎巴嫩贝鲁特的NowLebanon.com,约旦安曼的Aramram.com7iber.comAmmannet.netAmmonNews.net等网站,都成为本地区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各种新闻和视频。

    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西亚北非民众获取信息、相互沟通甚至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渠道和平台。突出的是,占该地区总人口将近50%25岁以下年轻人成为网民主力,他们精通网络,深谙各种新技术手段,喜欢通过网络看美剧、玩游戏,构成了所谓的“网络一代”、“脸谱一代”。一方面,他们面临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封闭与开放、民主与独裁、理想与现实、宗教与世俗等矛盾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其社会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都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崇尚自由、开放和公正,对网友的信任往往胜过对政府和媒体,情绪易被放大和激化等。可以说,便捷的网络设施及众多的网民,已为社会变革的出现积蓄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一旦与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和矛盾相碰撞,社会动荡就会全面爆发。事实上,2008年以来突尼斯、埃及等国就已经发生过多起借由网络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推特和20来岁的年轻人是埃及强有力的变革发动机。”英国《卫报》、美国《外交政策》等报道,“维基解密”201012月披露了大量美国有关突尼斯的外交电文,把突前总统本·阿里称为控制整个国家的“黑手党”,并描述了其家庭穷奢极欲的生活。几周内,这些电文内容被口口相传并散布到网站上,最终引发社会动荡。

  “承上启下”、“内传外达”的社交网络

    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其《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译本名为《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指出,“社会性软件让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组建群体和共同行动的能力”,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的阻碍被彻底消除,这样的时代里,“人人皆记”且实时协调代替了事前计划。普通公民有了各种新的组织方法来举行活动而无需先期策划。舍基的理论被不断印证:20011月,菲律宾民众通过短信组织游行并致使总统埃斯特拉达下台;2004年,西班牙民众采取同样的方式促使首相离职;2009年,摩尔多瓦民众借短信、脸谱和推特颠覆现政权;2009年,伊朗大选后民众也借推特掀起大规模动乱。而此次“中东波”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互联网强大的政治动员和组织能力。

    动荡“发端地”。回看突尼斯、埃及的骚乱,直接导火索都源于网上盛传的有关腐败的视频,它们彻底冲破了民众的忍受底线,也给网民组建网络组织提供了理由。如在埃及,20096月年轻商人哈立德·赛义德被害的视频播出后,人权活动者在脸谱上创立了“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优兔和推特上的拥护者多达数十万,并最终成功号召埃及民众于今年125日在解放广场开展示威活动。埃及动荡的强大幕后推手“4.6青年运动”也是通过互联网成立的,现在脸谱的拥护者达80万人。在突尼斯,20101217日,一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赖以谋生的摊位被取缔后自焚,他全身着火的照片很快传遍互联网,这起“暴力执法”事件彻底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无领袖”的组织平台。通过脸谱,“成千上万的新革命活动分子正在互相鼓励”。美国《新闻周刊》题为《脸谱革命》的文章称,“社交网站在协调草根抗议者方面充当了重要工具”,“网上行动对现实行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脸谱等其他网站不同,推特可以使用手机登录而不用通过互联网,因此它能成功绕开政府封堵,及时向民众发布抗议行动的时间和地点等消息。突尼斯爆发示威后,“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上宣布要发起“一场埃及自己的革命”,并向35万该网页追随者发出邀请,询问其是否会参加125日的游行。三天时间中,五万多人选择“会”。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埃及激进分子“以互联网为基地动员年轻人反对穆巴拉克政府”,掀起了一场“年轻人的互联网革命”。英国BBC撰文分析称,“人们学习很快。他们会看是谁在召集抗议,如果这些人他们认识且信任,他们参加进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在利比亚,激进分子利用阿语约会网站Match.com“结识”,随后再通过手机短信、“雅虎通”等进行秘密联络,以躲避政府的网络审查。在叙利亚,化名为Malath
Aumran
的网民早在2006年就在该国开始了“青年网上非暴力行动”,此次动荡中,脸谱、推特和网络电话Skype成为他的“耳目”,而参与游行的人通过推特来交流行动信息,所谓的组织者也是通过Skype进行联系的。

    “不被审查的新闻机构”。西亚北非国家的新闻管控向来较为严格,而互联网的普及却打破了政府对信息传播的垄断,“成功地放大了反对派的力量和声音”。此次动荡发生前,该地区网络舆论已十分活跃。骚乱发生后,突尼斯等国民众更是通过脸谱、推特、优兔和博客等发布信息,持续上传、更新图片和视频。如突尼斯一名为“Ali”的网民联合15个网络活跃分子组建了“SBZ新闻”网站,每天搜集新闻、照片和视频,然后张贴到脸谱上,并通过推特提示更新。不少博主还当起了新闻记者,遍访全国拍摄照片和视频。优兔上以“Sidi
Bouzid
”(突尼斯青年自焚事件发生地)为标签的视频有3000多个。据统计,20101227日以来,多语种且以“Sidi Bouzid”为标签的微博平均每小时达2.8万条,“突尼斯”也成为推特的热门话题。埃及动荡期间,网民玛瑟赫德每隔一个小时就会上传解放广场上最新的警民对峙图像,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布满了手机拍摄的反对派演讲视频,优兔上“125日”一夜之间成为热门标签(Tag)。libyaFeb17.com也成为利比亚激进分子上传照片、视频和传递消息的主要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呼应,宣传攻势更为强大。该地区网民和各种持不同政见组织通过脸谱、博客和邮件直接向半岛电视台、法国24频道、BBC等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内容,并在推特上接受国外媒体采访,如“一名突尼斯女孩”等博主就是多家媒体的主要消息源。此外,一些身居国外的突尼斯人、阿拉伯民权运动分子也利用推特实时向突尼斯国内的激进分子提供国际社会对事件的看法。

    网络成为双方对抗的前沿阵地。骚乱发生后,政府与民众不仅在现实世界展开了激烈争夺,双方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的斗争亦全面铺开。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国政府网管部门强化了网管措施,或采用“钓鱼”手法,获取某些网民在脸谱、谷歌和雅虎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删除或修改这些账户,甚至利用账户信息来定位博客作者及其联系人,或采取断网等措施,屏蔽BBC、半岛电视台等网站、切断手机通讯等。但这些管控措施随即遭到还击。12日,“维基解密”支持者黑客组织“匿名者”通过论坛号召全球激进分子加入,同时对突尼斯总统、外交部等八个政府网站实施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该组织对英国《金融时报》称:“只要有必要,只要突尼斯政府继续采取审查措施,攻击就会持续下去。”埃及等国也屡屡受到该组织的网络攻击威胁。

  突出的外部因素

    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发生后,西方的响应十分积极,他们盛赞社交网络的作用,称它们“助燃”了“互联网革命”,称“脸谱自由斗士”正在发起一场“革命2.0”,是继伊朗和摩尔多瓦后的“第二次推特革命”,是“一场由新兴媒体领导的革命”。2010年来,美国“网络外交”战略正式形成,将推动享有信息技术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链接自由等四项自由列为其“21世纪外交方略”的主要内容,国务卿希拉里在其“互联网自由”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推特、谷歌、优兔都是十分重要的21世纪的工具”。美国防部长盖茨甚至公开称推特是“美国的巨大战略资产”。随后的一年里,美国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或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或通过政治施压,或组建“网络水军”扩大利美宣传。而西亚北非地区所谓的“互联网革命”,更是让美国备受“鼓舞”。226日,希拉里再次发表“互联网自由”的讲话,充分肯定“互联网加速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巨大力量”,并威胁称那些“限制互联网的国家有被推翻的危险”。互联网俨然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干预他国内政的新工具。

    骚乱中,突尼斯、埃及等国采取封网断网后,美国务院即宣称对“一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受政府指使攻击美国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深表关切,认为这是一种“干涉”,将“损害公民社会认识新技术价值的能力”。而美国的谷歌、脸谱、推特等IT巨头,则明确表示要“保护用户的正常使用和通讯”,对所有内容免予审查,同时提供各种技术手段,协助当地网民突破政府的网络封堵。如谷歌、推特等联合推出“Speak2Tweet”服务,为埃及民众提供语音留言电话,并将留言转发到推特上。又如美国政府资助开发的洋葱路器(Tor)技术不断更新,帮助当地网民登陆被禁网站等。此外,“记者无国界组织”、“全球之声”、“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和“电子自由基金会”等组织成为强大的“后援团”,它们纷纷指责突、埃等国压制新闻自由,并呼吁为其国内激进分子提供技术支持,以躲避政府的网络监控。因此,西亚北非地区的“脸谱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地政府与西方意识形态争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归根到底,西亚北非动荡是一场因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物价、悬殊的贫富差距、泛滥的腐败等各种国内因素引发的综合性危机,社交网络并不是绝对因素,更非动荡爆发的根源,它只是一个作用突出的“助推工具”。但必须看到,在信息社会,人们交流、交往、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户生产内容、传统的“守门人”式微等,催生了各种“自媒体”、“众媒体”、“自组织”和网络群体,网络的渗透力、动员力、影响力和组织力越来越不能忽视。此次“中东波”再一次反映出信息社会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再次突显了创新互联网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技术历来都是中性的,只有对互联网善用善管,才能使它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化解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 )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GAN  JADE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